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樊圻字會公,更字洽公,活動于明末清初,為金陵八家之一。樊圻與其兄樊沂均以畫出名。山水取法董、巨、黃、王和劉松年諸家,用筆工細,皴法細密,風格勁秀清雅。
柳村漁樂圖卷 清代 樊圻
柳村確有其地,在今河北省境內。此圖是樊圻應朋友梁冶湄(即梁允植,字承篤,河北正定人,官至延平知府)之邀所繪,以解其宦游的思鄉之情。樊圻作為江南地區的畫家,充分發揮想象力,把北方水鄉表現得如同江南漁莊一般,含煙帶霧,充滿了浪漫詩意,將生活詩意化。此幅構圖簡潔,主題突出,用筆工整嚴謹,皴法細密,設色清雅,是樊圻的代表之作。
秋山聽瀑圖 清代 樊圻
圖中描繪的是江南深秋時節,山峰高邁,上與天齊,危峰上一掛瀑布傾瀉而下,在山腰激起層層水霧;山崗上的茅舍內,兩位隱士倚欄聽瀑,好不愜意;一旁的樹木已顯出料峭的寒意,只有點點紅葉在風中飄零;高山下的山嶺間,溪流隨著山勢回環潺湲,流向遠方;山下溪橋上一小僮快步運來書酒。整幅意境清幽,了無塵痕。山石法學李唐,劉松年,得堅凝之質。
江干風雨圖 清代 樊圻
圖中江邊崗阜起伏、帆檣濟濟,其時風雨大作,波濤翻滾,樹木枝葉均被吹向一邊,臨江高樓中有人悠然遠望,山腳橋頭行人冒雨而行。畫面動靜相宜,細節豐富。
《江干風雨圖》是一幅很好的表現風雨大作場景的作品,其細節值得深入分析,如下:
江干風雨圖 局部之一
圖中樹木在西風吹動下,樹枝擺向東邊,幾欲摧折,左邊樹上的葉子朝右下方擺動,表明雨勢之大。
江干風雨圖 局部之二
圖中的行旅被風吹得不能前進,雨傘也迎著風雨低低地壓在頭上。
江干風雨圖 局部之三
河面上水光粼粼,舟船都已歸港,表明風雨之大。
江干風雨圖 局部之四
院落門戶緊閉,空無一人,高樓上一人正倚門望雨。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