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1957年,考古人員在陜西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墓主人是9歲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叫李靜訓,是上柱國李崇的孫女,李崇年輕時候就跟著周武帝平齊,后跟隨隋文帝楊堅打天下,583年,李崇抗擊突厥侵犯時以身殉國,隋文帝念及李崇立下過赫赫戰功,讓李崇的兒子李敏在皇宮成長。李靜訓是在9歲突然染病而死的,“悲澤蘭之夭”。楊麗華十分悲痛,決定厚葬自己的小外孫女,歷來都有盜墓事件發生,楊麗華不忍外孫女也遭受這樣的事情,于是將李靜訓葬在了皇宮旁,當時皇帝都沒有資格修陵墓在皇宮旁,但楊麗華就是做到了。
下面是出土的墓志銘,字跡寬綽、舒展、娟秀,游走在法度與靈韻之間。類似這些典型的隋代書法風貌,代表著唐楷的先驅。
李靜訓墓志銘
墓志釋文:
隋左光祿大夫歧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銘并序
女郎諱靜訓,字小孩,隴西成紀人。上柱國幽州總管壯公之孫,左光祿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厲鄉,得神仙之妙;家榮戚里,被日月之暉。況復淑慧生知,芝蘭天挺,譽華髫發,芳流肇悅。幼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于是攝心八解,歸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與香佩俱芬。既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臺,便悲澤蘭之夭。大業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終于汾源之宮,時年九歲。
皇情軫悼,撤縣輟膳,頻蒙詔旨,禮送還京,賵賻有加。以其年龍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瘞于京兆長安縣休祥里萬善道場之內。即于墳上構造重閣。遙追寶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連于法子。乃銘曰:
光分婺女,慶合天孫,榮苕比秀,采璧同溫。先標令淑,早習工言,生長宮闈,恩勤撫育。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窺,銀函霄讀。往從輿蹕,言屆河汾,珠涓潤岸,鏡掩輕云。魂歸秪閣,跡異吳墳,月殿回風,霜鍾候曉。砌凝陰雪,檐悲春鳥,共知泡幻,和嗟壽夭。
李靜訓墓志蓋為盝頂式,平素無紋飾,每行3字共3行,陽刻篆書“隋左光祿大夫女墓志”9字。勘探時,探鏟恰巧打在志蓋的中間,將志蓋打裂成四塊。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