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宋文治《黃山云煙》1979年作
著名畫家宋文治筆下的黃山,讓人猶入仙境,嘆為壯觀!
宋文治(1919-1999),新金陵畫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被譽為“當代山水畫八家”之一,人送雅號“宋太湖”。
宋文治《黃山云》1978年作
宋文治筆下柔美虛靈、清新雋秀的江南水鄉我們以前欣賞過,今天我們專輯欣賞這位大師筆下的黃山煙云。
宋文治《黃山松云》
宋文治《西海瑞雪》
宋文治《云壑奔流圖》1963年作
宋文治《黃山云》
宋文治《黃山云起》
宋文治《黃山云起》
宋文治《黃山云起》
宋文治《黃山云》
宋文治《黃岳曉云》
宋文治《西海云嵐圖》
宋文治《西海云嵐圖》
宋文治《黃山松云》1978年作
宋文治《黃山晴云》
宋文治《黃山晴云》
宋文治《北海雨后分外嬌》
20世紀80年代以來,宋文治受潑墨潑彩等畫風影響,借鑒青綠山水、淺絳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畫法,大膽否定自我,再次開拓思變,以沒骨潑彩山水畫新風貌凸現于世。
宋文治《天都積翠》
宋文治與張大千、劉海粟憑借激情潑墨潑彩偶然所得畫法不同的是:他大膽地將潑彩、流痕、拓跡等渲染手法與勾、皴、擦、點等傳統筆墨有機地融為一體,由此淋漓盡致地表現客觀自然,再次引起了我國畫壇的密切關注。
宋文治《黃山云煙》
宋文治《云起圖》
宋文治《黃山云起》
宋文治《萬山晴雪》
宋文治《云壑松風圖》
宋文治《黃山晴雪》
宋文治《黃山云海》
宋文治《黃山云起》
宋文治《松風澗水圖》
宋文治《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宋文治《黃山松云》
宋文治《黃山松云》
宋文治《黃山松云》1987年作
宋文治《黃山松云》1987年作
宋文治《黃山曉云》
20世紀的山水畫經歷了不同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發展過程。在上世紀50年代,不僅并存了歷經晚清、民國的一代著名山水畫畫家,而且造就了一批成長于20世紀50年代、但在20世紀具有歷史地位的山水畫畫家,宋文治(1919—1999)就是其中之一。
1949年,宋文治31歲。他所師承的吳湖帆(生于1894)、張石園(生于1898)長他20余歲,陸儼少(生于1909)長他10歲。而這一時期比他們更年長的山水畫畫家則有:齊白石、黃賓虹、吳待秋、高劍父、馮超然、賀天健、朱屺瞻、胡佩衡、劉子久等。他們的年齡不僅都超過了50歲,而且都是作為傳統山水畫的傳人,表明了與傳統在某一方面一脈相傳的關系。顯然,讓他們來改造山水畫,并承擔歷史的責任,有點勉為其難。另外一部分勢力,如錢松喦、傅抱石、潘天壽、趙望云等,同樣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但是,他們正值壯年,以其超凡的領悟力理解了當時的文藝政策與傳統的關系,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創作了一批為時代所認可的作品,在同輩人中脫穎而出,并帶領了像南京的亞明、宋文治、張文俊和西安的石魯、何海霞等一批中青年畫家,形成了金陵和長安兩個畫派集群,加上嶺南的關山月、黎雄才等,共同創造了20世紀50年代山水畫輝煌的歷史。
20世紀50年代新山水畫的崛起,主要是以寫生改變了傳統山水畫通過畫譜而世代相襲的畫法,不僅獲得了發展的契機,而且因其具有啟示性的意義對其他畫種的改造和表現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加上后來北京、上海、江蘇中國畫院的相繼建立,在國畫發展的重要地區集聚了一批著名的畫家,發揮了群體的力量,形成了創作高潮,新作層出不窮。而每有突破都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鼓勵,往往成為時代的樣板。上世紀50年代的新山水畫出現了前無古人的時代新貌,而一批與時俱進的畫家也在創作中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宋文治《黃山晴雪》
宋文治《黃山晴雪》
宋文治《黃山圖》
宋文治《黃山晴曉》1978年作
宋文治《黃山晴云》
宋文治《黃山云》
宋文治《黃山晴云》
宋文治《黃山臥龍松奇觀》
宋文治《黃山曉云》
宋文治《黃山晴云》
宋文治《北海晴云》
宋文治《黃山清曉》
宋文治《黃山清曉》
宋文治《黃山晴雪》
宋文治《黃山云起》
宋文治《黃山曉云》
宋文治《萬松積翠》
宋文治《云壑松風》
宋文治《黃山煙云》
宋文治《黃山晴曉》
宋文治《北海晴云圖》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