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文徵明(1470-1559),42歲前名壁,一作璧,后以字行,44歲后均署徵明,更字征仲,號稀奇山、停云生、衡山、衡山居士,私謚貞獻先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天祥后裔。以歲貢生試吏部,授翰林院待詔,人稱“文待詔”。聰穎博學,詩、文、書、畫都名聞一時。文學宗吳寬。書法宗李應禎。少拙于書,刻意臨學,亦規模宋、元,既悟筆意,遂悉棄去,專法晉、唐。其小楷雖自黃庭、樂毅中來,而溫純精絕。行草深得智永筆法。大書仿黃庭堅者尤佳。隸書法鐘繇,獨步一世。生平雅慕趙孟,每事多師之。其書寬展舒和,溫和雅遒,極是豐富。畫學沈周,兼有李唐、吳仲圭、趙孟、黃公望筆法。山水、人物、花卉都極出色,畫風細致溫雅,筆墨精銳,氣韻神采,獨步一時。粗筆有沈周溫厚淳樸之風,又有細膩工整之趣;細筆取法于王蒙,取其蒼潤渾厚的構調,又有高雅的風采。長于用細筆創造出幽雅間靜的意境,也能用瀟灑、酣暢的筆墨表現寬闊的氣勢。畫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練,風格秀麗。畫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葉離披,備天然之妙。其畫名滿當世,影響頗大,有“吳門派”之稱。所刻印章,雖不能法秦、漢,然雅而不俗,清而有神,得六朝陳、隋之意,蒼茫古樸,略有不逮。與沈周、唐寅、仇英世稱“明四子”;在文學史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被稱為“吳中四杰”或“吳中四才子”;在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并稱“吳中三子”。
賞明代畫家. 文徵明作《青綠山水四條屏》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沈周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視惡濁的政治現實,一生未應科舉,始終從事書畫創作,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
作品欣賞:
唐寅的畫既有宋畫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畫的書卷氣,成就了明中期文人畫的新畫風。加之他詩文、書法的造詣也很深,在詩書畫三絕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貢獻。唐寅的書法淵源于趙孟和李北海,用筆遒勁,意態端莊瀟灑。他的畫風近似院體山水,但又在規整中具清潤之姿,且能自覺地將書法用筆之法運用于繪畫,在其繪畫作品中較為明顯。
明代畫家. 唐寅正德五年作《山水卷》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