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方草,本名許分草,1955 年 2 月 9 日,生于臺北士林,現居臺 中市北屯區。先祖福建泉州人,閩南話為母語。自小喜愛繪畫,或得 益于父親擅于民間彩繪與母親家族藝術基因的影響,如大舅陳秋霖為 臺灣早期三大作曲家之一,有《白牡丹》等作品傳世。
中學師林惺岳、王南雄。大學師林克恭、梁中銘、邵幼軒、余偉、 李奇茂等教授。1977 年,臺北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當年獲第八屆 全國美展(延續南京國民政府,每三年辦一次)水彩畫第二名;1979 年,獲 34 屆臺灣省展水彩畫優選:1982 年,獲第十屆臺北市美展水 彩畫第二名。1980 年,師從李仲生教授學習現代繪畫思想,進入關鍵 性的藝術轉化。碩士學程,受指導教授、林谷芳禪者〈跨界生命諦觀 與禪修行〉的熏染,開始接觸、研習佛經,激蕩出日后六年的畫旅中 國行腳。2006 年 6 月,以超過 12 萬字的論文,取得佛光大學藝術學 碩士學位。
為尋大師夢想,自討苦吃,以檢驗多年來的畫思,只身步履神州大陸六年 ─ 于 2010 年 9 月起,旅居元代畫家黃公望隱居地杭州富陽 寫生作畫一年,后在富陽市“781 藝術空間”個展;接續追慕唐代詩 人畫家王維,于 2011 年 7 月底,遷居西安藍田寫生作畫 18 個月,后 期于西安市“華商報美術館”舉辦個展;2013 年 8 月至 2016 年 7 月 之間,旅居新疆烏魯木齊作畫寫生三年。youtube 或臉書搜尋“臺灣 畫家方草”可見富陽與藍田電視臺制播之專輯。 2015 年 3 至 6 月的四檔個展,三檔以“夢域新疆-方草作品展”之名,連續展示于臺灣南投文化局“玉山展覽室”,臺中市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五廳”,烏魯木齊市“新疆軍墾美術館”,一檔以“六十本色- 方草精品展”展于臺中市“琳藝術空間”。2018 年 9 月,以貼近的在 地情懷,畫出宣紙彩墨立軸《向大坑十號步道致敬》。 目前有 100 件畫于旅居新疆時的水彩與水墨,置放于西安市,靜待 有緣策劃展示。日后之行,愿效法弘一大師之言,猶如落葉,隨任業 風之飄去!
拙著有:
《許分草畫集》(1985.11) 《切近與當即-阿草個展作品集》(2005.4)
《林克恭繪畫藝術及其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2006.6)
《臺灣美術一座隱然的高峰-林克恭》(2008.1)
《情夢富春江/臺灣畫家方草作品隨筆集》(2011.7)
《進出藍田/臺灣畫家方草作品隨筆集》(2012.12)
《夢域新疆/方草作品展》簡輯(2015.3)
《夢域新疆/臺灣畫家方草作品隨筆集》(策劃中)
年表
1955.2.9 出生臺北市士林鎮社子島尾厝的一處三合院,本名許分草,排行 老么第十,乳名阿草。
1964 社子國小三年級,因士林社子島段基隆河兩岸筑堤,致遷往兩里 外的葫蘆島。
1967 社子國小六年級,或校內繪畫比賽第一名。
1970 臺北市私立泰北中學初三,受美術老師林惺岳以粉筆畫獎述希臘 神話的重要激蕩。
1971 臺北市私立泰北中學高一,入導師王南雄畫室學習素描、水彩、 水墨。在校繪畫比賽成績優異,經常獲獎。
1973 考入臺北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23 期)大學部就讀。因著林克恭教 授的影響,立志選擇畫家的艱困道路。
1975 以術科、理論,每科均超過 85 分的成績,榮獲教育部第二屆“全 國大專國家文藝獎學金”20 名之一。水彩入選 30 屆臺灣省展。
1976 水彩入選 31 屆臺灣省展。獲教育部漫畫創作獎。
1977 水彩獲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二名。獲教育部版畫創作獎。政戰學校 藝術系畢業,留校一年三個月。
1978 任政戰學校美術社團與中國市政專校美術社團指導老師。
1979 獲 34 屆臺灣省展水彩畫優選獎。從 78 至 84 年,獲陸軍陸光美展 連三年第一名,國軍文藝金像獎三度連環畫銅像獎。作品收邀參 與沙特阿拉伯“中沙文化藝術交流展”。
1980 任陸軍官校大學部美術社團與高雄市立海專美術社團指導老師。
1981 受臺南畫家馬芳渝之邀加入“臺南新象畫會”到 1992 年。調任當 兵的張永村到陸軍官校電視制作中心,與之共處一年半,在藝術 的探索上受到不少激蕩。經友人原來先生的引介,師從彰化李仲 生老師學習“現代繪畫素描思想”一年,為李老師口中最后一位 軍人學生,促使藝術進入全面的反思。
1982 獲第十屆臺北市美展水彩畫第 2 名。中國風水彩畫《山趣》收錄 《中華民國美術名鑒》。“趙占鰲、許分草、張永村三人展」展于 “高雄市立圖書館”。
1983.7 與祖籍湖南,家住新竹的謝蘭萍小姐結婚。育有三女。
1983.11.12-20 首次水彩個展于臺北“尚雅畫廊”,作品出現三分之一的抽象寫 意水彩。 1984 受施翠峰前輩之邀加入“臺灣水彩畫會”,2016 年因畫會保守, 作品水平低弱而退出。水彩《綠意》為施前輩收藏。
1985.11.22-12.32 水彩個展于臺北“名人畫廊”,出現「水彩中國風」(蕭瓊瑞定 評)系列,使用的甩點、拓印法,引發畫家何懷碩教授的關注。
1985.12.7-12.11 水彩個展于“高雄市立圖書館”。
1986.6 開始受邀參與每年“亞細亞國際水彩畫展”。
1987 受邀歷史博物館(臺北)參與“中華民國水彩特展”。
1988.8 作品參與韓國“漢城奧林匹克國際水彩特展”,為臺灣九位受 邀畫家之一。
1988,10 為陸光國劇隊《通濟橋》設計舞臺與服裝,此劇榮獲國劇競賽 “國軍文藝金像獎”。
1989 接受臺北《摩登家庭》199 期專訪,刊載訪問文與畫作 7 件。
1989.2.18-24 “水彩回應墨的領域”個展于臺北“黎明藝術中心”。
1989.3 作品收邀參與臺灣美術館主辦“中華民國水彩畫大展”。
1989.4.22-28 受臺中市文化局邀請展出,以“水彩回應墨的領域”個展于 “大墩藝廊一廳”。作品收入臺中市文化中心《78 年美術邀請展 專輯》27 頁。
1989.5.4-14 “水彩回應墨的領域”個展于臺北“美國新聞處”。
1989.5.23-28 “水彩回應墨的領域”個展于“臺南市立圖書館”。
1992 導演、制作人宗華先生惠賜“方草”藝名。自此沿用之。
1994 受邀臺北市美術館之邀,作品參與“歷屆臺北市美展優秀作品 聯展”。
1994.12 撰文〈解剖鄉鎮小區生態─看學校藝文社團運作與鄉鎮住民互 動的遠景〉刊載于蘇澳海事水產職校《教師創作研究專輯》第 11 期,27-29 頁。
1995 受臺北“國父紀念館”之邀,作品參與“亞洲水彩畫邀請展”。
1995.4 中國時報、聯合報宜蘭新聞以“畫家教官”圖文專訪報導。
1995.9 撰文〈策辦宜蘭高中職校美術研習營感想〉刊載于《蘭陽青年》 111 期(1995.9) ,18-22 頁。 1996.5 舉家從臺北士林,遷居臺中市北屯區定居。
1996.6.9-16 以“泥香、土親、社子情”為主題的 10 件油畫,受邀展示于 臺北社子島富安國小(配合校慶)。
1997.5 設計臺中市明德女中校園景觀雕塑《情緣》立基。
1984 年所 繪“臺灣一級古跡”水彩連作 15 件,由校長林義雄代表學校 購藏。
1997.8 任滿軍職 24 年,以陸軍政戰中校軍銜退休。每年受邀參與 “臺中市當代藝術家年展” 。此后歷畫室的八年教學。
1998 任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導覽志工(五年),2001 年獲績優志工表揚。
1998 任中國醫藥學院美術社團指導老師,連四年評比均第一名,后來引介張永村接替。
1998 水彩與水墨意境融合的“中國風水彩”兩件《遠方第二樂章》、《北濱海之旅》收入蕭瓊瑞編著《1945-1995 臺灣水彩畫研究報 告》一書。
1998.4 〈論臺灣美術的迷失之我見〉刊載于《臺中藝術秀》第 24 期。
1998.5 配合母親節活動,以“泥香、土親、社子情”為主題的 10 件 油畫,受邀展示于故里 / 臺北社子島社園里。
1999 受邀任教臺中第一銀行自由分行職員“素描-水彩”藝文活動。 油畫《圣湖》參與“中部藝術家 921 作品義賣展”,由謝君憲 先生購藏。為小金門羅厝漁港設計《雙魚情緣》不銹鋼景觀雕 塑。
2000.1 “千禧年方草畫荷”彩墨、油畫合計 50 件,展示于臺中「妙品 素食餐廳」一年,之后作品為臺中第一銀行行員購藏。
2000.5 捐贈林克恭四件油畫給 “省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因而獲文建 會「第三屆文馨獎」表揚。
2003 復合媒材作品《情色 VS 色情》收入謝東山編著《臺灣中彰地區 美術發展史》。
2003.5 考取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班,指導教授林谷芳。
2003.9 受中國時報之邀,參與臺中豐樂公園展場之“921 重生完結篇 -12 位畫家作品義賣展”。
2004.3 新竹《風動雜志》3 至 7 月號,以〈臺灣情懷-畫圖找咱的所在〉 圖文連載 20 件畫臺灣水彩作品。
2005.4.30-5.12 “切近與當即-阿草個展”展于臺中市文化局文英館“主題畫 廊”并出版作品專輯。
2006.5 著手撰寫劉國松剽竊王美玥女士“水波紋”事件批判文章,刊載 于“全球華人藝術網”引發海峽兩岸畫壇的關注。此一撰述延續 了數篇,時間超過了 10 年。
2006.6 以超過 12 萬字論文《林克恭繪畫藝術及其教學之研究》取得佛 光大學藝術學碩士學位。
2007.8.7 受聘擔任國防部后備司令部“青溪新文藝金環獎”西畫類評審。
2008.1 《臺灣美術一座隱然的高峰-林克恭》游“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全額贊助,出版軟精裝 1000 本。
2008.4.1 復合媒材作品《訐》與個人簡介,刊錄臺中市文化局《游于藝 243 期》“認識臺中市藝術家”。
2008.10.27 復合媒材《思鄉曲》,登錄臺北上古藝術《好的藝術盡在臺灣 5》 拍賣目錄。
2008.12.29 2 件紙本現代水墨〈只管打坐〉、〈另一種凈身〉,受邀參與中國 河南“第二回‘傳統與現代-國際華人美術作品名家聯展’”與專 輯刊錄。
2009.1 著手撰寫《無藝道─崇洋、仿造的臺灣“當代藝術”》一書。
2009.2.22 受新竹市文化局之邀,于新竹美學館以圖錄放映演講“西洋美術 簡史”與“李仲生與東方畫會八大響馬”。
2010.9 為體證“道藝一體”的藝術修行,起程行腳中國大陸寫生、作 畫、辦展(預備 6 年),首站 / 元代畫家黃公望最后的隱居地杭 州富陽,停留一年。
2011.7.9-17 “情夢富春江-臺灣畫家方草作品展”于富陽“781 國際藝術空 間”暨精裝畫集出版;富陽永興中小學典藏 50 件畫富陽作品; 富陽電視臺《富春大地》制播“臺灣畫家方草畫旅富陽專輯”; 富陽廣播電臺制播“臺灣畫家方草專訪輯”。
2011.7-2012.12 行腳中國大陸寫生作畫第二站 / 唐代詩人畫家王維隱居地西 安藍田 18 個月;期間受西安美院張小琴教授之邀,對國畫系大 四生、研究生,演講“李仲生現代繪畫素描思想”;受邀對藍 田縣各村文化干部演講“文化創意之我見”;藍田藍關中學演 講“李仲生與臺灣現代繪畫”。
2012.12.15-19 “進出藍田-臺灣畫家方草作品展”于西安“華商美術館”展出, 并出版作品隨筆集 1500 本;藍田縣宣傳部陳部長典藏寫生藍田 水彩 40 件作為藍田縣文化財產;藍田電視臺制播 “進出藍田- 臺灣畫家方草專輯”,西安廣播電臺制作“臺灣畫家方草專訪 輯”。
2012.12. 《進出藍田-臺灣畫家方草作品集》收入西安美術學院張小琴教 授序文〈了不起的臺灣畫家方草〉。
2013.6-2016.7 行腳中國大陸寫生作畫第三站 / 新疆烏魯木齊,8 月受新疆詩 人音樂家王偉中之邀遷住米東區米泉菜園子村。烏魯木齊市米 東區電視臺新聞特別報導(2013.9)。 2014.2.8-3.10 為臺中鐵炮百合美術館策展“龍馬賀歲-中部 13 風云展”。
2015.2 印制《夢域新疆-方草作品展》簡輯 2000 冊。
2015.3 臺北《藝術家》478 期,刊載新疆藝術學院關維曉教授撰文〈印 象方草:畫我新疆的臺灣畫家〉
2015.3.7-3.25 “夢域新疆-方草作品展”展于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第五 廳”。
2015.4.18-29 “夢域新疆-方草作品展”展于臺灣南投文化局“日月展覽室”。
2015.5.1-6.30 “60 本色-方草精品展“展于臺中市“琳藝術空間”。
2015.5.30-6.12 “夢域新疆-臺灣畫家方草作品展”展于新疆烏魯木齊“新疆軍 墾美術館”;“新疆軍墾美術館”典藏水彩 3 件、水墨 1 件。
2015.5.18 劉國松因“水波紋剽竊案”惱怒,于臺灣《自由時報》刊登欺 騙世人的不實聲明文,后控告王美玥、我等七人誹謗名譽,官 司歷四年多未了。為回應劉氏惡行,乃著手撰寫超過五萬字的 批評文章〈不誠無物 ─ 不必蓋棺即可論定劉國松〉,為此一畫壇丑聞留下歷史見證。
2015.6.13 烏魯木齊詩人畫家王偉中先生,為臺灣畫家方草入住米東區, 設立 “海峽兩岸藝術交會館”,舉辦掛牌揭幕式。
2016.6.8 新疆藝術學院美術館舉辦方草作品“水彩 3 件、水墨 1 件”捐贈儀式。
2016.7 告別跨越三個年頭的新疆畫旅,返回臺中,結束中國六年的藝術行腳。
2016.8.3-6 擔任召集人,遂行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大家畫金門”第五梯次 ─ 六名臺灣畫家寫生金門活動。
2016.11.6 受邀臺中“頑石小劇場”演講“從靈學角度看張永村的藝術”。
2017.1.15-2.9 策展“大家畫金門-六人展”于臺中市昌侑藝術空間。
2017.1.1-2.12 受邀“任五行-五人展”參與臺中大里軟件經貿園區之“臺灣 文創藝術博覽會”。
2017.2 受邀為臺中大墩文化中心藝文研習春季班開“現代素描與水 彩”課程。(持續兩年)
2017.3.12 臺灣《新一代時報》全頁刊載方草“在地情懷畫我臺中”5 件水 彩作品圖文。
2017.4.5 臺灣《新一代時報》全頁刊載方草“在地情懷畫我臺中”6 件水 彩作品圖文。
2017.5.20-6.7 作品參與臺中大墩文化中心主辦“美學散步/臺中經典畫廊特展”。
2017.9.4 登上臺灣玉山主峰,為玉山神靈所激,開始每日爬大坑步道健身。 一年后豁然契悟范寬語錄:“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始著 手以水墨畫大坑步道。
2017.12 為畫家陳釙贈個展撰寫序文〈用筆遒勁,以畫說心 ─讀陳釙贈的畫〉,收錄陳釙贈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個展專輯。
2018.6 為“張永村回顧展”撰寫序文〈從作品的精神意蘊與形構的精煉 ─ 論張永村的藝術成就與價值〉,收入張永村回顧展專集,張永 村回顧展于“臺中大墩文化中心一廳”。
2018.8 撰文〈現代繪畫素描簡介〉,收入《游墨蕙風─桃園文藝選集32集》。
2019.1.15 攜帶宣紙彩墨《向大坑十號步道致敬》一作到新竹請益哲學家史 作檉教授,史教授以“對‘數’掌握的精準性稱贊此作”。
2019.3.1-3.27 臺中大墩文化中心舉辦“現代素描與色彩運用 ─ 方草師生作品展」。
部分作品展示:
《布侖圣湖一角》水彩 55x37cm 2013.8
《佛韻-蘇巴什遺址》水彩 55x37cm 2013.8
《烏爾禾 / 魔鬼城一角》水彩 75x55cm 2014.6
《蘆草溝秋末》水彩 75x55cm 2014.11
《家訊-溫情無價》水彩 52x32cm 2014.6
《牧歸/米東峽門子一角》水彩 75x37cm 2015.10
《2015年11月2日的第一場雪》水彩 75x37cm 2015.11
《雅丹魅影》宣紙彩墨 72x72cm 2016.5
《蘇巴什之夜》宣紙水墨 72x63cm 2016.5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