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實用還是炫耀?
在不同的時代里,或者說在與現在不同的社會背景里,很多物品都具有與現在的標準完全不同的意義。
馬奈《在溫室里》
在19世紀,“傘”這一日用品被看作是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而印象派畫家對此極為敏感,所以傘也成為印象派畫家最常描繪的“道具”之一。
雷諾阿《傘》
從莫奈的早期作品如《花園中的女人》、《卡米爾》中,我們看到,正是那些打扮精致的巴黎女子將傘的時尚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在《花園中的女人》一畫中,莫奈在靠近畫面中央的位置安排了一把遮陽傘。
莫奈《花園中的女人》
從構圖上看,這把遮陽傘形成的小半圓與裙子的大半圓相呼應。在這里,遮陽傘不僅僅是一件流行的小物件,這兩個重復的半圓將觀眾的視線收于一處,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1875年,莫奈以妻子卡米爾為模特畫了《撐陽傘的女人》。
莫奈《撐陽傘的女人》
十年后的1886年,莫奈又以相似的構圖描繪了《持太陽傘的女人,面向左》。
莫奈《持太陽傘的女人,面向左》
在這兩幅畫中,莫奈都重點畫了遮陽傘,不禁令人想起當時已經亡故的卡米爾。
只是在后一幅畫中,莫奈只能將不在人世的卡米爾,寄托在陽傘虛無的影子里。
莫奈《持太陽傘的女人,面向左》(局部)
除了莫奈,傘在雷諾阿、馬奈、迪索、卡耶博特等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中也頻繁登場。
雷諾阿《花園里撐傘的婦人》
馬奈《在陽臺上》
19世紀的傘
——美麗的藝術品
其實,在歐洲古羅馬時期傘就已經出現了,只是它的普及要到18世紀末。
1777年,西班牙畫家戈雅的作品《陽傘》誕生,預示著作為一種新奇物品的傘即將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戈雅《陽傘》
果然,19世紀初,隨著市民階層日益壯大、生產力急速增長。各種關于傘的發明改進專利次第登場。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傘就開始在繪畫作品中越來越多的出現了。
迪索《夏天》
作家左拉在他的小說《婦女樂園》里這樣寫道:
這是陽傘的展覽。全部撐開來,圓圓的像是一些盾牌,布滿了大廳......這些亮麗的色彩如夜燈甜蜜的火苗那樣燃燒。
左拉看見的,是美麗的絲綢和蕾絲制成的陽傘交相輝映成華美的夢境般的美景。
又過了二十多年,從喬治·修拉繪于1886年的大作《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中,我們看到幾乎每位女性都帶著陽傘。
喬治·修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這些傘有的被撐開了,有的被折疊起來夾在腋下。
喬治·修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局部),
手中拿著傘的女士
正如修拉所說,這幅畫只是截取了當時極其普遍的日常片段,這說明,在當時,傘作為女性必備的時尚單品,已經廣泛普及到平民階層。
雷諾阿《采花的女郎》
的確,陽傘這樣的小道具有這樣的實用功能,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印象派繪畫中登場的陽傘,在實用這一功能背后,還隱藏著表征時代之“新”的功能。
迪索《撐傘的牛頓夫人》
19世紀后期,蘊含在陽傘中的“新”與戶外有著很強的關聯。外面象征著“解放”,這正是印象派畫家對陽傘所執著的東西,也是馬上就要走向外面世界的女性在陽傘中所看見的東西。
雷諾阿《撐傘的麗絲》
繪畫中的小小細節訴說的,正是當時的社會中女性地位的變化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