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元旦”意即“初始之日”,最早出現(xiàn)于《晉書》。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元旦”就是“正月初一”。
但眾所周知,古人眼里的“元旦”和今天的元旦并不是同一天。古人的“元旦”是陰歷“正月初一”,而現(xiàn)在的陽歷1月1日是從辛亥革命之后,才開始實行的。
在“節(jié)味”更濃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迎元旦的呢?他們的“儀式感”又包含了哪些雅韻與精微呢?
古人迎元旦除了由祭祀逐漸演化流傳的習俗之外,還會用一幅充滿吉祥寓意的畫作開啟新的年。
董誥 《仿錢選歲朝圖》
文人畫家們會在新年之際繪制《歲朝圖》,予知音,予好友,相互饋贈以表情意和年節(jié)氣氛。
清 姚文瀚 《歲朝歡慶圖》
《歲朝圖》最早興起于宋代宮廷,按內(nèi)容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描繪辭舊迎新的慶賀祝拜場景;
清 徐揚 《萬事如意立軸》
另一類是以花卉、蔬果、動物、器物等入畫,賦予吉祥寓意與文化內(nèi)涵,多以“歲朝清供圖”命名。
弘歷御筆丁亥歲朝圖
現(xiàn)存最早的《歲朝圖》出自北宋宮廷花鳥畫家趙昌之手。滿幅輕綃薈眾芳,圖中描繪了梅花、水仙、茶花、長春花及湖石。
北宋 趙昌 《歲朝圖軸》
與其他名家的同題材作品不同,它不留白,元素充盈在畫面的每一個角落,表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濃郁的色彩和緊湊的構(gòu)圖,也營造出一種綺麗而歡喜的氛圍。
在此之后的《歲朝圖》大多描摹精美的瓶里供養(yǎng)的花卉,也多別有意趣,充滿吉祥寓意。
清 吳昌碩 《歲朝清供圖》
在17世紀的歐洲,也誕生過一幅表現(xiàn)“新年”的名畫,這就是荷蘭風俗畫家老勃魯蓋爾的作品《陰郁天》,表現(xiàn)的是“荷蘭新年”剛剛過去時,一個普通鄉(xiāng)村的熱鬧景象。
荷蘭 老勃魯蓋爾 《陰郁天》
畫中最前面的樹林里,人們正在收集木材、修剪柳條,并捆成捆兒。仔細看后面的村子里,一個男人在房屋上修繕房頂。孩子們則依舊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里。
荷蘭 老勃魯蓋爾 《陰郁天》(局部)
他們戴著紙做的王冠,提著燈籠,似乎在分享著某種秘密。同樣,山腳下的小酒館外,有人還在唱歌跳舞,慶祝新年的到來。不遠處,小漁船正乘風破浪開向春天。
荷蘭 老勃魯蓋爾 《陰郁天》(局部)
但你知道嗎,那個時候的荷蘭新年也不是陽歷1月1日,而是3月1日。實際上,在西方各國將新年定為1月1日,大約也只有400年的歷史,在此之前它們也都各有各自的“新年”。
在全球化的今天,“新年”的統(tǒng)一故事不正是全球化的縮影之一嗎。當我們在元旦之夜吃著餃子時,法國人也在舉杯狂飲,美國人在吃著火雞,日本人則在吃“年面”......
在全球各地,不管你來自哪里,都在同一天慶祝這個“世界節(jié)日”。希望2021年,全世界都能走出陰霾!
元旦還有哪些和藝術(shù)有關(guān)的冷知識?
掃一掃 加關(guān)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