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對于學藝術的朋友來講
去美術館看畫展絕對是賞心樂事
但是,如果你去美術館
看到自己與名畫“撞臉”
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
例如下面這些網友,發現畫里的人物
眼睛鼻子嘴巴和自己都一毛一樣
是誰把我的照片放在這里
任時光荏苒
我還是那個唯美的中分
我曾經是個勇者
后來遇上蟲洞
眼一閉一睜
來到了21世紀
看到這個以后
我相信我是穿越來的人
發型和胡子都一模一樣
就像從畫中走出來一樣
下面這個攝影師就更魔幻了
因為他不僅看展,他更主要的目的
是觀察那些看藝術展的人!
并且,他還為看展的
不同人群創作了不同的項目
比如在美術館拍照的人
在美術館摸藝術品的人等等
其中有一個項目叫做
“People matching artworks”
簡言之就是在美術館和藝術品撞衫的人們
這位攝影師在美術館蹲點守候,直到拍下
那些和藝術品幾乎融為一體的參觀者們
Stefan Draschan
奧地利攝影師
Stefan是來自奧地利的攝影師,由于工作的緣故,他經常在維也納、柏林、那不勒斯和巴黎等歐洲城市之間往返。
在工作的間隙,他喜歡到這些城市知名的博物館中參觀。柏林的國家畫廊,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巴黎的大皇宮和蓬皮杜藝術中心。
但他并不僅僅只是博物館里的一名普通游客。在畫作間徜徉的同時,他也將相機對準了博物館里的觀眾——那些看畫的人。
這些作品都是Stefan在觀展過程中的偶然捕捉,乍一看,這些人都像是假裝擺拍的一樣,仿佛真的為了一件藝術品盛裝打扮了一番一樣。
而這個名為“People Matching Artworks”的項目開始于2015年。在他的鏡頭里,一些藝術品與它們的觀眾之間產生了驚人的相似之處。
可能是衣服的圖案,也可能是頭發的顏色,有時候則是發型,甚至還有身體的姿勢,這些觀眾身上的某個元素,與他們正在凝視的畫作幾乎完美地匹配在一起。
撞發色
撞衣服的圖案
撞配飾
這些場景看起來真是太奇妙了,像是藝術作品與現實世界的一次互相穿越,可這些卻又都是偶然的,不知道的真會以為是參觀者的藝術行為呢。
Stefan在記錄和捕捉的同時完成了第二次的藝術創作,每一個畫面都成為一件有趣的藝術品,讓人覺得藝術品因為人的參與而鮮活了起來,有些甚至會誤以為是畫中人在看畫。
而在每次拍攝前,Stefan都會非常耐心地守候在每件畫作前,守株待兔般等待著“上鉤”的參觀者,無論是顏色還是形狀,當那些不經意間的協調出現時,他便拿起相機,將這一刻記錄下來。
他也會花上好幾天的時間待在美術館、藝廊里找尋并“跟蹤”參觀者,實行他的這項計劃,為的是要在參觀者的日常穿搭中找到和畫作元素相近的人。
所有的系列照片都是在Stephen秘密拍攝下所完成的,難怪照片中每位被攝者都是背向鏡頭的,要完成作品,不僅需要大量的耐心還要有絕佳的觀察力。
一致的色調,仿佛衣服
就是畫作的另一種延伸
一個完美的旁觀者
禿出來的頭皮锃光瓦亮,
恍惚間還以為是墻上的日出照射出來的呢
一件成為cos名畫的藍色雨衣
同樣的神情,同樣的困惑
就像是同款配色
同款圍巾
仔細看的話
就連花紋的構造都是一樣的
這穿搭也太像了
就連發型也是非常的相似
這件衣服的設計
就是來源于這幅畫吧
畫面人物的上衣變成了他的圍巾
裙子變成了他的毛衣
和相框的顏色也很接近
看到這些,Stefan或許正如同卞之琳的《斷章》所寫: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對于他來說,站在名畫前看畫的人,就是他的風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最后,你們有沒有
忍不住想要去逛個展呢
沒準有某個攝影師碰巧在等待獵奇哦
轉載自:美術志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