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第一屆嘉利杯書畫大獎賽,已經落下帷幕。與畫家們的交流合作才剛剛開始。通過大獎 賽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書畫藝術作品,編委會決定對優秀畫家及作品重點宣傳與推廣,經研究 決定篩選出部分優秀書畫家,出版《中國經濟年鑒.藝術卷》優秀書畫與期刊,單人單冊現 將相關內容通知如下:
1.制作內容:《中國經濟年鑒.藝術卷》期刊,單人單冊。
2.制作形式:16個頁頁面,騎馬訂。印刷1000冊,100本留嘉利文化,為畫家的推廣宣傳使 用,900本給畫家。
3.制作費用:4900元/1000本 嘉利文化與畫家共同出資。(會員出資3000,非會員3500)
4.制作要求:畫家需提供個人照片,簡歷,高精作品圖片15-25張發至嘉利文化郵箱 3270165741@qq.com,(尺寸四尺整張為好,沒有高精圖片可將作品寄付嘉利文化安排免 費拍照事宜)。
5.期刊畫集電子文件永久在嘉利文化微信平臺宣傳推廣。期刊畫集在嘉利文化藝術館展示宣 傳。畫家需要在京做展覽的,由嘉利文化提供全程幫助。
6.此次優惠政策只對嘉利文化會員,和嘉利杯大賽參賽畫家實推行。
7.還有需要出刊畫家請盡快與我們聯系,以便安排排刊。
8.畫家需要展覽,請參照嘉利藝術館展覽規定。
聯系人: 高志芳
電 話: 18810281085
微 信: yashilanxin666
《中國經濟年鑒.藝術卷》組委會編輯部
2020年7月29日
張洪建
藝術簡介:
云健筆意縱橫
——當代人物畫家張洪建繪畫藝術品鑒
——當代人物畫家張洪建繪畫藝術品鑒阿迪(連云港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當代作家相裕亭說:“張洪建是個繪畫天才。”我在思索,同著讀者,從畫家的畫前走過。時代造就了優秀畫家,因為畫家用情與愛在感悟這個時代。張洪建創作的《歷史不會忘記》獲鐵的新四軍·全國經典美術優秀獎;(中國美協主辦)《吉日》獲墨香詔安·全國中國畫展入會資格作品;(中國美協主辦)《秋水伊人》入選第三屆中國畫線描展;(中國美協主辦)《看座》獲第二屆中國插圖藝術展入會資格作品;(中國美協主辦)《特別行動》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最美逆行》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藝術意味著投入和奉獻。張洪建曾經以他的技藝糊口為生,然而他從不把藝術與金錢等量齊觀,待價而沽。因為他已經把藝術之路鋪向了改革開放新時代的勞動者和建設者,為時代抒懷,為人民放歌。藝術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精神的寄托,心靈的化身。為了追求“真”“善”“美”這人類精神的至高境界,作為現實主義畫家的他以身相許,忍受著孤獨與貧窮的煎熬而為之苦求苦戀,不知付出多少代價。為了把現實生活更真實、更強烈、更集中、更概括地表現出來,他貼近生活,扎根人民,用飽蘸歡樂和淚水的畫筆,在人生的大畫卷上,做著不知疲倦的筆墨耕耘。張洪建的寫意人物畫在融合古今技法的基礎上,又吸取了西洋畫的技法,形成了自己別開生面、厚重傳神的藝術風格。《世紀交融》就是他寫意人物畫的精彩之作,畫中表現了齊白石、徐悲鴻兩位百年畫壇巨匠的個性風采與深情厚誼,令觀者肅然起敬。兩人形象真實感人,大師風范躍然紙上。正是由于作者熟諳中西繪畫之長,將中國傳統技法與西畫的形色、光影等巧妙結合,使這幅畫不僅有中國畫所講究的“氣韻”,又具有西畫所要求的造型、色彩、素描的效果,神備而形具,充分顯示出畫家獨到的繪畫特色。人物畫注重的是應物象形和傳神寫照。對于“神”“意”“韻”的追求,促使畫家們在研究人物的造型達意上盡力做得扎實。《流金歲月》則充分發揮了張洪建得造型能力和線條組織能力的專長,在總體經營效果上取得形神意韻的有機結合。偉大的長征,信仰的力量。張洪建的畫豪放而不失疏散,渾厚而不失飄逸,在層層皴擦、亦工亦寫中,透視著剛毅、蒼郁和挺拔有勁的力度。最可貴的是那些堅強、肅穆、樸實的容貌,和以實用虛的大片背景的雪山草地,把我們帶往那艱苦卓絕的歲月。繪畫形式構成的目的在于創造一種平面視覺形式,把繪畫之諸要素組織在一個統一有序、均衡有度的框架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表現性。《最美逆行》這幅作品實表現白衣戰士抗擊疫情的感人場面。畫家在有限的平面空間中,將他的構思和形象素材進行了藝術化的整合設置,并通過這樣組織畫面達到產生最為強烈的沖擊力與感染力。這幅畫在進行構思構圖之初,畫家是傾注努力和智慧的,他把線描、連環畫等手法與水墨構成通過合理剪裁、張洪建對造型和線描的駕馭能力顯示了他的工夫和自覺,通過對古典名著的文化追溯,用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展現自我的審美態度。張洪建的繪畫語言突出特點是注重形象的深入刻畫,講究筆墨的抒情達意。他的著眼點不在于求新求異,而在于以傳統表現形式如何切入自身的價值取向和題材內容。無論是《西游記人物長卷》《水滸傳人物長卷》,還是《紅樓夢人物長卷》《三國演義人物長卷》,畫家憑直覺和靈感率性而為,在現實主義原則基礎上,融入浪漫主義色彩,這得益于他早期連環畫功夫的多年積淀,畫家與名著里的人物對話中,既形成了意象,也完成了意象向筆墨的轉換,反過來筆墨則拓展和衍生了意象,由筆墨與意象融化為一,達到物與心融化為一的意境。將軍旅生活的瞬間之美轉化為藝術永恒之美,需要有體物入微的觀察方法和得心應手的表現技巧。畫家強調以線造型,輔以明暗,墨色淋漓,沉厚有力,集中體現了畫家審美取向。《戰之必勝》表達出一種不落窠臼,銳意求新的美學追尋。此畫形式上突破已有的軍事題材的某些程式,顯示出了畫家對形式感的關注與敏銳,是一幅著意于形式感探索和詩意抒懷的佳作。從審美觀念看,畫家美學主題闡發是在傳統向現代過度。從話語方式看,畫家試驗了個性化筆墨理解。他在中國水墨寫意基礎上融入了油畫、版畫、雕塑及至攝影之技法,展現當代軍人的威武之師的風采與氣勢。此幅作品從構圖倒筆墨,從立意倒人物刻畫,畫家都進行了新的探求,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在多年的創作實踐中,時代、人生、天資造就了張洪建獨特的個人藝術特點。形象刻畫的直覺性和表現手法的直接性。張洪建由于線描、連環畫的扎實功底,對文化名人、當代軍人、體育健兒、抗疫英雄及平民大眾進行創作人物畫,下筆肯定,直接描寫,以保持形象直覺印象和強烈的真實感知。他所作的人物畫,充滿了創作激情,形象生動、鮮明,具體入微,神情意境迎面而來。藝術形式的寬容性。張洪建是畫連環畫出身,兼習書法,以及搞過郵票設計,畫素描,做插圖,畫油畫,均有不凡的成績,而這多方面的修養又豐富和涵養了他的寫意人物畫的創作。他對傳統繪畫的繼承與發展是極為熱情和開放的,他不囿于中西繪畫藝術既有的格局和成見。凡是可以用來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手法,均采用拿來主義,為我所用。他以中國畫線描為基礎,輔以山水畫的“勾皴點染”等技法,利用西畫的解剖結構與透視關系,以期推陳出新,探求當代水墨人物畫新語匯。形式語言的力度。張洪建的藝術創作是有天賦的,而且其創作的方法又是多元化的。在競爭出新的藝術大潮中,張洪建的近期作品仍然處在一個探索性的過程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這批作品中,表現手法與主題已經渾然一體。繪畫一定要純粹的自我精神,借鑒學習也要融匯到自己本體精神之中。繪畫語言、形式構成、造型手段等等都強調自我精神,本體顯露。畫家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在人生中尋找自己,把自己對生活的情感用繪畫這一形式表達出來就是創作。張洪建在人物畫創作中,擺脫生活中帶來的惰性,避免長年藝術勞作的麻木,用繪畫的熱情看待生活的嚴峻。把自己的藝術行為建立在一種摒棄因襲、模仿、守舊,也不是追求可見的、公認的成功,而是陶醉于創造帶來的歡欣、激情與松弛之中。
《中國經濟年鑒.書畫藝術卷》張洪建期刊欣賞
SUMMER OF 2021
0
0
0
此樣本為16頁展示。。。。。。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