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2006年2月,人民大會堂收藏了國畫家邱漢橋的5.3米巨幅長卷《金秋無際》,替下了原來懸掛的國畫大師潘天壽的《松》,這是人民大會堂首次收藏描繪北京風光的畫作?!督鹎餆o際》描繪的是北京秋天的香山,朱砂渲染突出了鮮艷的紅葉,潺潺清泉彎曲流瀉,意境悠遠。據介紹,之所以用《金秋無際》替下《松》,主要是因為畫作所在的位置——浙江廳、廣東廳之間的空地是專供游人照相的場所,墻壁是棕黃色麻面的大理石,《金秋無際》更符合這里的環境。至今,不知有多少國內外來賓在這里合影留念。
邱漢橋紅色主題山水畫《金秋無際》
觀賞《金秋無際》這幅國畫,你很快被它那壯美而深沉的紅感染、震撼。它瞬間就會紅透了你的意識,甚至紅透了你的情感。《金秋無際》的色彩穿透力極強,仿佛是火山噴涌而出的火紅巖漿,但它比這巖漿更多了一層人文的溝通,它的紅又似乎是香山秋葉和江南紅梅的微笑,但它比她們紅得更飽滿、更充實。它比早上的紅日要紅得更透徹、更濃艷,它比傍晚的紅霞要紅得更悠長、更嬌美。著名國畫評論家王鏞說,邱漢橋《金秋無際》所描繪的霜林紅葉,為“紅的典范”。
為了這幅經典紅的巨幅山水國畫,邱漢橋曾在北京香山生活、觀摩、寫生,創作了八年,對香山秋葉的紅熟爛于心,早已積淀了深厚的繪畫沖動和對紅色深刻而獨特的理解。他大膽運用自己所創立的“錘頭皴和水潤墨漲法”,開創性地繪制出了這幅紅得令人驚嘆的宏篇大作。
邱漢橋山水畫《晨曲》
中華民族對紅色有著特殊的認識、認知和情結。逢年過節辦喜事,喜歡高掛紅燈籠,張貼紅喜字,懸掛紅彤彤的中國結,立功獲獎也經常要佩戴紅色的功勛帶,我們的國旗和軍旗都是紅色的。可以說,我們的民族精神與紅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的民族歷史和文化也與紅色有著割舍不斷的關系。《金秋無際》對紅色的運用和創新,立意高遠浪漫,構圖大膽精致,提神鼓勁,陶冶情操,能夠很好地激發我們昂揚向上的情感,充實我們奮發有為的意志。
除了《金秋無際》之外,邱漢橋還在畫作《山高水長》、《福日》系列中運用了許多紅色調,這些作品同樣能給人許多激勵,讓我們能產生有別于其他畫作的鮮活而壯美的感受。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