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仇英出身寒門,幼年失學,曾習漆工,后拜師周臣。其山水畫多學趙伯駒、劉松年,發(fā)展南宋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院體畫”傳統(tǒng),綜合融會前代各家之長,即保持工整精艷的古典傳統(tǒng),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時人把他與周臣、唐寅譽稱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
春山吟賞圖 明代 仇英
此圖繪溪山勝景,高士游春。雖是青綠之作,不見富貴,唯有逸氣繞耳目,學趙伯駒,仇英得其韻矣。
桃源仙境圖 明代 仇英
此圖為仇英為陳官所作青綠山水大軸,繪世外桃源仙境,三高士雅集,兩僮子往來相侍。人物閑雅,山川清麗,悠悠琴聲從仙洞中傳出。仇英取法宋趙伯駒、趙伯骕青綠之法,以精工的畫筆描繪了人們心中的桃源之景。
春游晚歸圖軸 明代 仇英
在暮色蒼茫中,主仆四人春游盡興而歸。一仆于前柱杖叩門,主人騎馬步趨其后,童仆二人尾隨,一肩酒榼書卷,另一攜琴回首顧語,人物神情動態(tài),描寫栩然若生。
桐陰清話圖 明代 仇英
圖中溪流之間,梧桐樹下,兩人執(zhí)手相談,表達文人生活的雅趣。畫山石筆勢瀟灑縱逸,墨調對比較強。畫人物也是筆法快速,挺拔勁健,但不失溫雅。
臨溪水閣圖 明代 仇英
此圖既是一幅山水,又是一幅界畫,遠處山峰高聳,云蒸霞蔚;山泉傾瀉而下,岸邊松柏蒼翠,數(shù)座亭臺臨水而建,亭中兩位好友對坐觀瀑。整幅畫面將美麗的風景與考究的建筑融為一體,清爽雅致。
楓溪垂釣圖 明代 仇英
圖繪山水秋色之美景,群山高聳,云霧環(huán)繞;山澗流水潺潺,松柏翠綠,楓樹紅葉飄飄,深秋景色濃烈;岸邊巨石形狀奇異,青綠暈染,山腳溪江之上,一著長袍高士坐于蓬船船頭垂釣,心情愉悅,怡然自得。
蓮溪漁隱圖 明代 仇英
圖繪江南水鄉(xiāng)景色。遠處山巒連綿,云霧縹渺;中部湖面寬廣,民居近岸而建;近處圍墻內房屋三間,屋前一高士駐足遠眺,左側水田中禾苗翠綠茁壯,田園生活恬靜安樂。
柳塘漁艇圖 明代 仇英
圖中高士做陶淵明打扮,坐于小艇之中,橫波持竿,臨流濯足,垂楊兩岸,岸側有鴛鴦一對,戲浴水際。本幅所畫雖不能確知是何故事,但以高士之造形,兩岸柳樹之聯(lián)想,可視為陶淵明“歸園田居”的悠閑生活寫照。
柳下眠琴圖軸 明代 仇英
圖繪一位頭上綁著折巾的士人倚靠著琴,正在休憩著,他前面放著一張白紙,似乎準備一有靈感就填上詩詞。坡下有一名童子正負笈前來。
玉洞仙源圖 明代 仇英
畫面奇峰峻嶺,蒼松翠柏,瓊樓水閣,溶洞流溪,云煙縹緲其間,山壑或隱或現(xiàn)。溪水潺湲的溶洞前,一隱士臨流盤膝,停琴靜坐,侍童們忙著煮茶、端盤、陳設古玩,儼然人間仙境。
移竹圖軸 明代 仇英
此圖近景繪齋館荷塘,士人垂釣,侍童烹茶。中、遠景則繪竹林綠蔭,仆役移竹。用筆工細秀勁,人物、建筑、樹木,筆筆周到,畫法精謹。青綠設色,卻富雅逸之趣。
桐陰晝靜圖 明代 仇英
此圖繪文人在山林草堂讀書賞景的幽居生活,一士人攤書于四面平條案上,閉目坐交椅上假寐。椅下部如同胡床,上部靠背板與座面為藤編物,上有一荷葉托首以托住頸部,非常舒適。
仙山樓閣圖 明代 仇英
圖繪群山高聳,白云縈繞山腰;山腳下翠竹蒼松,一座樓宇映入眼簾,閣中兩人相向而坐;另一座樓閣依山石而建,雄偉壯觀,臺前流水潺澉。此圖構圖左右對稱,趨于平衡,墨色輕淡柔和,色調明快。
柳園圖 明代 仇英
圖繪柳園里建筑整齊劃一,假山和房屋非常考究,屋內三三兩兩侃侃而談。運用點綴法,在灌木上點上白色,以示花開。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