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018965
陳汝言字惟允,號秋水,工詩畫,倜儻有謀略,曾參與張士誠軍事。 明朝洪武初年以薦任濟南經歷,坐事死。 擅畫山水、人物。 山水宗法趙孟、董源、巨然。
仙山樓閣圖 元代 陳汝言
本圖根據倪瓚題:”悉知此圖為陳汝言畫,作于洪武四年辛亥(1371)之前,其時陳氏已逝 .圖繪仙山樓閣,從形象到筆墨,均極似趙孟的《幼輿丘壑圖》。 群山空勾,不加皴法,填以色彩,線條細潤,體態古拙。 叢樹的主干亦空勾填色,松葉開張如傘,具較強的裝飾性,亦顯得拙樸。 全圖追求晉唐人古法,遵循趙孟“作畫貴有古意”的主張,與趙氏早年畫作《幼輿丘壑圖》呈相同的風格和意趣,反映了陳汝言的師承淵源。
羅浮山樵圖 元代 陳汝言
此圖所繪羅浮山,位于廣東增城縣東,為東晉葛洪得道之處,畫面峰巒層疊,一瀑飛濺,負擔士子蹣跚而行,情思高曠,正如十硯齋主人詩題所日: 芙蓉歷亂插天半,一簾瀑布拖長虹;濃礬淡碧宛轉露垠鱷,跳珠濺玉仿佛鳴丁東。 石發蒙茸樵徑滑,林衣虧蔽仙窟窮;中有負擔者不俗,珊珊風格驚凡聾。”作品畫法宗董巨,如山石的長披麻皴、山頂的礬頭、水邊的蒲草等,同時用筆又較繁細勁利,呈現出自身的追求。 陳汝言等一批元末“吳門”畫家,承緒宋元文人畫傳統,雖未取得重大突破,卻為“吳派”的誕生起了先導作用。
荊溪圖 元代 陳汝言
此圖應當地望族王氏后人王允同請求而畫,倪瓚、王蒙為之題。采一河兩岸圖式及五代董源、巨然風格傳統。近景屋舍縱橫錯落,左下四合院大宅,或為王氏老家。圖中大橋即傳說中晉朝周處除三害「橋下斬蛟」之地。全幅藉自然地理與人文歷史意涵結合表現。
百丈泉圖 元代 陳汝言
此畫并不如實的記錄當時周南游覽的細節,只是輕描淡寫地用弧形的墨線,描繪平緩穩定的山勢,樹木和房舍的形狀也很簡樸,謙虛的點綴在山丘與山腳下。詩中作為主角的流泉飛瀑,隱藏在山谷深處,并不引人注意。整幅畫與詩中所要表達的意境有著若即若離的關系。陳汝言是元末明初,活動于江蘇蘇州的詩人畫家,明初曾經在山東濟南任官。善畫山水,筆墨清潤,沿襲元季文人畫平淡天然的特色。
碧水青峰圖 元代 陳汝言
山水圖 元代 陳汝言
掃一掃 加關注
Copyright ?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備案號:京ICP備-19026694號-1